坤澜评析 | 与股票市值挂钩的对赌条款效力及回购义务人责任承担问题初探
2025-07-21

坤澜讲坛No.12 | 近期AI与知识产权实务分享主题讲坛顺利举办

2025年7月17日,“坤澜讲坛”第十二期活动在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炳斌以及上海律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创始人成静,以“近期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案例探讨”、“律师现有客户的知识产权需求挖掘及业务增量策略”为主题,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科技法律服务升级注入新动能。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236_mp.weixin.qq.com.jpeg

 

活动由坤澜所高级合伙人施业祥担任主持人,他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为大家介绍了两位主讲嘉宾的背景及专业成就,他表示,吕炳斌教授与成静律师的分享聚焦知识产权领域的核心议题与前沿动态,相信能为在场同仁带来极具价值的启发。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150_mp.weixin.qq.com.jpeg

 

随后,坤澜所刘宁主任发表致辞。他强调,科创业务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技兴国”不仅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方向,更催生了科技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在全球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运营能力直接关系到科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次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讲坛内容,正是顺应时代趋势、助力科创企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20_mp.weixin.qq.com.jpeg

 

主题演讲环节中,首先由成静律师带来“律师现有客户知识产权需求挖掘及业务增量策略”的分享,她主要从客户IP需求全貌、IP需求挖掘与增量策略两大维度展开。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213_mp.weixin.qq.com.jpeg

 

在“客户IP需求全貌”部分,成静律师指出,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的知识产权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制造业侧重专利保护,文化业聚焦版权管理,快消行业则需强化商标布局。同时,企业存在诸多高频隐性需求,如担心员工泄密时需搭建商业秘密体系、开展合规培训并提供NDA模板;计划进入国际市场时,需制定PCT专利申请或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方案等。她特别提醒,企业的融资计划、新产品发布、竞争对手动态等信号,都是挖掘潜在IP需求的重要线索,而忽视这些需求可能导致专利侵权、商标冲突、商业秘密泄露等多重风险。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225_mp.weixin.qq.com.jpeg

 

在“IP需求挖掘与增量策略”环节,成静律师为大家剖析了专业服务中常见的误区:不少从业者将IP需求等同于单一注册申请,忽视了布局、运营、维权等全场景服务;或认为IP业务琐碎且单价低,却忽略了其可复制、长期化、可延伸的特性。对此,她提出律所IP业务增量的具体路径:建立常态化IP沟通场景,实时关注客户动态;设计产品化服务(如初创企业IP护航包、知识产权托管、侵权监测、合规审查等);通过协同开发模式,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她还分享了舜合FTO报告、韩国企业版权运营、国内企业商标托管等实际案例,为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随后,复旦大学法学院吕炳斌教授带来“近期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案例探讨”主题分享,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新挑战,由AI公司核心IP资产引入,围绕AIGC的几大知识产权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236_mp.weixin.qq.com.jpeg

 

关于“AI公司的核心IP资产”,吕教授指出,AI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覆盖专利(含算法的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方法、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商业秘密(训练数据集、模型权重与参数、未公开代码、调参经验等,需采取合理保密措施)、商标(保护品牌身份,区别服务来源)及版权(保护源代码、数据库的独创性编排、技术文档等)四大领域,其中AIGC的版权保护是当前的新兴议题。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250_mp.weixin.qq.com.jpeg

 

在“AIGC的知识产权问题”中,吕教授围绕输入端(数据训练中的作品使用)与输出端(AIGC的版权保护)展开讨论:一是AI训练中的合理使用,结合美国Authors vs. Anthropic案、Kadrey v. Meta案等近期判例,分析AI训练中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合法性边界,指出法院倾向于认定“基于正版作品的训练行为构成合理使用”,但需区分正版与盗版数据源的法律差异;二是知识蒸馏技术的合法性,认为蒸馏技术通过学习教师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转移知识,原则上不构成侵权,但需避免复制模型参数、架构或技术细节,且学生模型应形成独立架构,防止不正当竞争。

 

三是AIGC的可版权性,结合国内“伴心案”“透明艺术椅案”及美国“太空歌剧院案”“奶酪案”,提出AIGC的版权保护需作场景化区分——若用户通过提示词修改、结果选择等体现独创性智力投入,可认定为作品;单纯由AI自动生成的内容则不满足保护条件,判断核心在于“创新过程控制论”,即权利归属应归于对创作过程起到决定性控制的主体;四是AIGC输出侵权问题,指出侵权责任应归于AIGC的使用者(控制传播环节),服务提供者可能承担帮助侵权责任,需通过体系化规则平衡创新与保护。

 

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刘宁主任为吕炳斌教授颁发“专家顾问”及“坤澜讲坛导师”双证书,并为成静律师颁发“高级顾问”及“坤澜讲坛导师”双证书。他提到,“坤澜讲坛导师”是对两位专家在本次讲座中带来深刻洞见与前沿知识的诚挚感谢;而“专家顾问”与“高级顾问”的聘任,则承载着坤澜所对未来深度合作的殷切期望——期待两位专家能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为依托,持续为坤澜所的知识产权业务赋能,从战略布局到实务操作多维度提供专业指引,助力团队不断提升科创法律服务的综合能级,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36_mp.weixin.qq.com.jpeg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320_mp.weixin.qq.com.jpeg

 

最后,刘宁主任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讲坛活动是坤澜所深耕科技法律服务的重要一步。未来,坤澜所将持续整合相关行业资源,形成科技法律服务合力,打造标准化、精细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产品。通过强化与专家顾问、高级顾问的合作,不断提升科创领域综合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从知识产权布局到维权、从合规审查到战略规划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更多科创企业在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

 

网页捕获_23-7-2025_173337_mp.weixin.qq.com.jpeg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更彰显了坤澜所推动科技法律服务升级的决心。在“科技兴国”的战略指引下,坤澜所将以专业为基、以创新为翼,秉持“靠谱、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为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推动科创行业发展贡献法治力量,不断提升科创法律服务综合服务能力,为科创企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