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携手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共同打造的“国际商事仲裁案例研习”实务课程,在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正式开讲。本所主任刘宁连续第二年受邀担任首期课程主讲嘉宾,为三校60余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来“房地产仲裁法律实务漫谈”的精彩内容。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范佳煜、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讲师李燕出席。
刘宁主任目前担任国内22家仲裁机构仲裁员,近五年作为律师处理和作为仲裁员审理共计300余起房地产仲裁案件,在房地产仲裁方向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积累。在本次课程中,他围绕房地产仲裁法律实务,从基础概念到实际案例,为同学们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讲解。
课程伊始,刘宁主任简要提及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暴雷潮”“危机潮”等经营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土地、融资、建设工程、买卖租赁等多类型争议,进而聚焦房地产仲裁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显著特性:案件数量庞大且平均案值高,涉众面广涵盖投资者、政府、融资平台等多元主体,审理周期普遍较长,法律适用横跨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多领域,且因土地出让、项目合作、工程施工等环节专业性强,导致争议解决难度较高。
围绕仲裁基础理论,刘宁主任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政企合作开发协议争议”等案例,阐释房地产争议中行政协议与民事合同的性质界定争议,以及可仲裁性的判断标准,强调仲裁协议效力认定对案件管辖的关键影响。
针对仲裁启动和审理程序,刘宁主任从仲裁的基本流程入手,结合物业租赁纠纷中仲裁员回避实例,详解“红橙绿”利益冲突审查机制,提示涉众型案件中程序公正的保障要点。在实体审理环节,他按照土地纠纷、融资纠纷、合作开发、建设工程、地产买卖、地产租赁等层面逐一详解了各个环节中的高频争议焦点,如土地出让金支付争议、融资合同效力认定、商品房“保交楼”责任划分等等,结合裁判规则揭示房地产专业知识与法律适用的融合路径。
谈及仲裁的财产保全与强制执行,刘宁主任结合实操案例,解析房地产仲裁中不动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法院的管辖规则,以及变更保全标的物、续封操作等实务难点,强调涉众型案件中平衡各方权益的执行策略。
针对涉外仲裁的特殊规定,他以跨境投资仲裁为例,讲解境外主体材料公证认证、准据法确定、紧急仲裁员制度等程序要求,结合《纽约公约》执行规则,说明境内裁决在境外的效力保障机制,展现房地产仲裁在国际化语境下的复杂性。
刘宁主任在课程设计上以高专业性、强实践性为导向,通过理论框架、案例推演、程序拆解的方式,将房地产仲裁的“多特性”转化为具象化的解决思路,引发学生对仲裁员独立性审查、跨境保全程序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课程紧扣行业痛点,既揭示房地产仲裁在“保交楼”“稳房价”政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也为学生搭建了从纠纷识别到程序设计的全流程实务框架,助力其理解国际商事仲裁在房地产领域的独特规则与操作逻辑。
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始终秉持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同时致力于推动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为复旦学子开设《房地产法律实务》课程,到受邀进校举办专题讲座等,以实际行动为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展望未来,坤澜所将继续加强与高校、仲裁机构的合作,开展更多专业课程与学术交流活动,为培育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助力法律行业不断前行。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021-61853895
电子邮件:info@kunlanlaw.com
邮政编码:200041
网址:www.kunlanlaw.com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333号招商局广场北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