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澜公益 | 坤澜所王丽文律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题宣讲
2025-08-07热烈欢迎高级合伙人宋婷律师、高级顾问辛宜臻律师加盟本所
2025-09-01
2025年8月26日,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探索青年律师成长之路(第一期)・案源篇》主题分享活动,由坤澜所主任刘宁律师主讲,以 “青年律师从律界创客到百万案源操盘手之方法探讨” 为核心内容,现场汇聚众多不同律所、不同执业阶段的律师及法律从业者,共同聚焦青年律师案源开拓与职业成长议题,通过专业分享与深度交流,为青年法律人提供实战指引。
本次活动由坤澜所高级合伙人李欣律师主持,她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背景,当前青年律师普遍面临 “专业有基础、案源无方向” 的困境,案源开拓能力已成为制约其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基于此,坤澜所特别策划 “探索青年律师成长之路” 系列活动,首期聚焦 “案源” 核心议题,旨在为青年律师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能多维度为青年律师带来案源开拓方法论。
分享环节中,刘宁主任以“开篇明志”切入,提出律师需树立“老板思维”与“平台思维”。“老板思维”涵盖九大核心能力:以战略眼光锚定长期方向,以结果导向聚焦客户价值,以资源整合放大服务效能,以抗压力应对执业挑战,以系统思维协同推进财务与业务,以利他理念实现价值共生,以决策力破解复杂选择困境,以学习力保持专业迭代,以责任力守护团队与案件质量底线。他同时强调,律所与律师是平行共生的协作关系,青年律师可借律所品牌降低信任门槛,通过参与行业沙龙、培训快速成长,实现个人与平台的双向赋能。
在“根基筑梦”部分,刘宁主任指出“专业”是案源的核心,青年律师需精准定位赛道:遵循兴趣、资源、市场三原则选定领域,避开“贪多、僵化、跟风”误区,2-3年形成基础,深耕形成优势;同时夯实四大基本功——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能力,以法学研究能力为核心出品专业成果,以法律文书能力为基础精准输出法律观点,以沟通说服力传递专业价值。
“圈层破局”板块中,刘宁主任建议从几大方面实现资源变现:首先是熟人网络,作为案源 “第一桶金”,需让熟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用小帮助积累信任,传达法律服务专业性,切实帮助熟人解决困难;其次是行业圈层,要找到“目标客户聚集地”,高效融入校友会、商会、行业协会,通过免费讲座、法律咨询等方式展现专业能力,积累口碑;再者是朋友圈运营,朋友圈是低成本的 “专业形象窗口”,通过70%专业+20%生活+10%互动的朋友圈内容比例让个人专业度被看见、被记住;第四是做 “资源整合者”,律师是社会活动家,要梳理好身边的资源,与人为善、积极付出、用利他思维串联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并做到定期维护;最后,在提升从“潜在客户”到“签约案件”的转化率技巧方面,刘宁主任提到,首次与客户沟通时即需快速抓住需求、痛点和难点,与客户形成共鸣,站在客户角度考虑用专业视角引导,让客户在方案中看见价值,过程中适度主动不打扰。
谈及“品牌立魂”,刘宁主任提出分阶段成长路径:起步期以小案件打磨口碑,中期通过专业内容输出建立专业标签,长期以“专业+利他”打造自我品牌筑牢信任,同时坚守“不恶意竞争、不低价竞争、不虚假宣传”的底线,树立律师良好的职业形象,“靠谱”的口碑比短期案源更为重要。
最后,他总结案源成长“黄金公式”为案源持续增长=专业力×资源整合能力×坚持度,给出接受“慢”、拒绝“急”、保持“稳”的三大 “反焦虑”建议。并于分享结束时祝福各位青年律师能够在专业道路上收获成长。
在自由探讨环节,各位律师同仁围绕青年律师案源开拓、专业深耕、职业定位等核心议题各抒己见,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坤澜所高级顾问成静律师深耕知识产权领域 17 年,详细向大家分享了案源积累的核心经验。她表示,持续学习是关键,从西北政法到人大、交大等院校的深造经历,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通过校友圈获得稳定案源;此外,积极参与乒乓球等健康活动,结识的正能量人脉也为其推荐了不少案源,她建议青年律师重视学习与兴趣带来的隐形资源,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利他精神,才能在同辈或同质化群体中实现自己的差异化突围。
坤澜所高级顾问宋婷律师详细分享了自己职业转型的心路历程与案源拓展思路。她提到,早年从法务转型房地产投资后,深入参与收并购、资产处置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如今回归法律领域,希望结合投资与法律背景聚焦资管、不良资产方向。她坦言,转型初期曾因身份转换产生焦虑,通过将客户拜访、专业分享列为固定工作任务,逐步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建议青年律师面对案源压力时,可通过 “任务化” 方式推进工作,减少心理负担。期待未来与同行整合资源、合作共赢。
坤澜所商事与金融争议解决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重托提到,自己曾在法院系统工作十年,这段经历为从事律师服务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法院办案流程与裁判思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处理疑难复杂金融案件时,能更精准地发现争议焦点,也更清楚如何高效推进案件审理和执行,减少沟通成本;与之不同的是,进入法律服务领域更需要注重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理解,切实解决客户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服务金融机构等客户群体时,能结合自身司法工作经验提前预判风险。他表示,此次分享干货满满,都是律师获客经验的务实总结,并希望今后能坚持专业深耕与利他之心,通过“靠谱、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建立口碑。
坤澜所周铭律师聚焦司法鉴定、人工智能与法律结合领域,分享了利用 AI 分析案件的实践,提到通过 AI 高效梳理案件类型能提升工作效率,但需注意校验 AI 内容的准确性,多关注司法AI发展促进律师的执业发展。
坤澜所高级合伙人施业祥律师表示其深刻认同本次分享内容中主张的利他、靠谱、专业等理念。施律师同样认为案源积累的关键包括做人做事两个层面。平时需要摒弃功利思维、培养利他习惯。通过用心为身边的朋友解决问题,不断建立信任,最终方有机会凭借专业的能力及靠谱的口碑脱颖而出。
坤澜所高级合伙人李欣律师分享了独立后的执业感受,既提到团队工作经历为自己打下的专业基础,也举例说明了自己在案件承揽过程中的趣事,比如曾遇到客户选择非正规法律服务机构的情况等,同时期待未来能与各位同仁加强专业互动,围绕案源开拓、案件实务等议题深入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相互借鉴中补短板、促提升,共同探索青年律师职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坤澜所合伙人苏钰程律师提到自己此前在红圈所从事资本市场、投融资相关法律服务,加入坤澜所后,业务领域与工作模式均有调整,从专注非诉到兼顾争议解决,案源拓展思路也需更新,本期分享中关于 “利他” 与专业深耕的内容让自己深受触动,未来会在专业能力提升与资源整合上双向发力。
蒋超律师分享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此前服务房地产开发商与金融机构,现聚焦不良资产领域,同时承接争议解决案件,坦言当前律师普遍面临客户付费意愿下降的挑战,但认为这也倒逼青年律师提升专业竞争力,并感谢本期分享带来的案源开拓启发。
张晓月律师从制造业领域转行做律师,主攻婚姻家事、劳动争议等方向,她提到本次分享中关于 “利他” 与专业定位的分享让自己深受启发,希望后续能与同行多交流,提升客户沟通与案源转化能力。
张景律师提到校友圈是重要的资源渠道,通过校友间的专业互助能拓展案源,同时建议青年律师利用朋友圈、短视频等平台分享专业内容,比如定期发布案例分析、新规解读,逐步让他人形成 “专业可靠” 的印象,此分享也为自己的案源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王宝兴律师表示自己在独立执业后,前期主要依托熟人推荐积累案源,随行业竞争加剧,需主动拓展获客渠道,本期分享中“多输出专业内容”的建议为他提供了方向,未来会尝试主动参与行业交流、专业分享,多在朋友圈或社交媒体分享专业内容,逐步强化专业形象,同时依托校友资源与同行协作,弥补案源拓展短板。
嘉宾牟浩鹏表示自己正处于法律行业入门阶段,仍在考虑转型方向,他提到此前因对个人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而焦虑,听完本次关于案源开拓与职业定位的分享后,对法律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希望未来能与各位加强交流。
张卓律师在交流中提及,此次参与“探索青年律师成长之路”活动,主要为学习案源拓展与专业深耕的经验,未来会持续打磨专业能力,同时希望能与在场及更多同行加强专业交流,若有相关领域的协作机会或经验探讨需求,也期待共同推进、相互赋能。
本次活动围绕案源开拓、专业深耕的深度探讨,不仅让在场同仁交流了实用方法论,更凝聚了行业互助共进的共识。未来,“探索青年律师成长之路”系列活动将持续聚焦青年律师职业发展的关键议题,为青年法律人提供更系统的指引。上海坤澜律师事务所也将始终以助力青年律师成长为己任,依托所内专业资源与行业影响力,持续为青年律师搭建学习交流的桥梁,与更多法律同仁携手,以专业为根基、以利他为导向,共同为法治建设注入青春力量,推动行业良性发展,期待未来有更多法律从业者参与其中,在专业探索与职业成长的道路上结伴前行,共同书写法律行业的青春篇章。